4My Europe——刘汉砚胶片摄影展

2018年的夏天,我在欧洲待了两个星期。每天慢慢悠悠无所事事的晃荡在街头,看阳光抵达每个角落,沾上不同的文化。我想,这是值得记录的。
在欧洲的那段时间,文化的碰撞时刻让我思考两种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带来的日常生活中行为的不同的。住在朋友家,与朋友一同体会当地人的点点滴滴,就如同无意间掉到了一个时间的夹缝,有了一段奇妙的经历。本次展览分为Meeting, Melody, Miracle以及Moment四个部分,4个M代表了我对欧洲的第一印象。
在探究一种文化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以其史为鉴而比较优劣,什么是不断进步的而什么又是逐渐消逝的。当面对两种文化对比的时候,我们很难评判到底哪种文化更胜一筹,因为一切都是建构在个人主观之经历及以上的。所以我想把我看到的,更客观、更谨慎地展示给大家,通过影像而不是定论来与大家交流我眼中的欧洲文化。
如果我的作品当中能有一张让你身体略微发抖,有所体悟,或是能联系到自身所处之顺/逆境,我就很感动于它所带给你的意义了。
In the summer of 2018, I stayed in Europe for two weeks,wandering around the streets and watching the sunshine touching every corner. I thought these things were worth recording.
作者介绍:
刘汉砚,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系2017级学生,喜欢用胶片拍照而不调色。
初中时拥有了第一台入门的单反,开始拍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到了大学因为专业的缘故会更多的接触到这些东西,接触到构图、调色、布光等等,可以说有了这些前中后期的知识以后简直就像是拥有了改变时间的力量。
但是胶片带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种快门按下去的“咔哒”声就代表了当下之无法修改并且不能预览。的确,以现在的技术,胶片拍出来还是能通过各种软件进行调整,但我还是更喜欢它原本的模样,因为它本身自带模糊,自然美。对胶片稍微有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不同的胶片搭配不同的相机,以及冲扫机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在按下快门之后的等待和期许不也成为了酝酿最终作品的一部分么,怎么舍得改呢?:)
喜欢旅游,喜欢拍照,喜欢有计划的行动和意料外的成果。如果你想了解关于我的更多计划,欢迎联系我的邮箱:enliu3@163.com
或是给我的公众号留言。
运营公众号:云和鹤
Claude LIU, a sophomore stud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Advertising,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Xiamen University,enjoys taking photos with a film camera without modifying them. My personal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cloudncrane